党的建设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群关系 > 党的建设

创“翔心筑新”党建品牌,建“好用适用”人文机场

发布时间: 2020-04-17|浏览次数:1657

“联建党支部”助力新机场“防疫+高质+廉洁”建设

 

翔业集团下属机场建设公司积极探索联建共建党支部党建新模式,创建“翔心筑新”党建品牌,以党建共建为纽带,联合指挥部、代建方、项目部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急难险重工作党员带头冲锋陷阵,项目攻关党组织协调突破,更好更快推进新机场建设,确保按期保质把新机场建设为有灵魂、有生命,实用、适用、好用,行业尊重、政府放心、社会认可、老百姓满意的机场。

“联合抗疫”打赢疫情迅速复工复产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,新机场联建共建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,以“指挥部+代建+项目部+施工单位”党建共建工作方法,党员冲锋在前,协调各方狠抓工作落实,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。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,分别从防疫实施、物资保障、应急处理、监督检查协调组等全方位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,第一时间将新机场片区项目部、施工单位等25名党员组织起来,成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,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。

2020-04-15-09-18-32-GMT-8_(1).jpg

党员带头主动放弃春节休假,参与到了一线的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当中,在疫情形式最为严峻的时刻果断采取了以下措施:一是返厦人员做好隔离及医学观察措施。迅速在现场设置85个隔离集装箱,作为外来返回工地人员隔离及医学观察场所,同时安排专人每日2次体温检测并记录在册,专人送餐等,确保严格落实14天隔离期后正式上岗;建立日报制度,每天上报人员动向、体温测量记录与复工情况。二是做好卫生消杀工作。公司党委书记亲自到一线指挥,临时党支部25名党员志愿者24小时轮班负责各个施工现场出入口的人员、车辆进出登记。每日2次对办公区域、卫生间、食堂等公共区域无死角消杀,确保环境健康;对每日进出工地卡口人员进行体温量测并登记在册。三是做好防疫物资保障。2月中旬新机场轨道工程的施工队伍已达到800人,防疫物资紧缺,尤其是口罩的储备十分有限,在最艰难的时刻,临时党支部多方沟通协调,采购了13250个口罩,有效的保障了后续人员的大面积返岗复工。四是做好精准返岗工作。新机场轨道工程春节期间留守人员仅79人。疫情发生后,针对大部分工人返岗困难等情况,以党员干部为先锋队,主动对接,与当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联系,采用点对点的精准返岗方式。对绝大部分返厦人员采取包车形式,共计接回各类管理及作业人员合计1100余人,为复工掀起大干高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“联合建设”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。一是党建引领新机场高速建设。在项目开工手续办理的过程中,联合党支部有效组织各个部门团结协作,工程进展稳步推进,创造了城际铁路R1线机场段土建预留工程施工许可在中标通知书发放2天内办理完成,轨道3、4号线翔安机场站土建工程施工许可办理在中标通知书发放10天内办理完成, 创造了“新机场”速度,其中轨道交通34号线翔安机场站土建工程在2019年第四季度市重点项目督查暨代建考评中获得优秀。二是党建引领新机场高质量建设。联合党支部组织代建、施工、监理、勘察设计、检测、监测等各参建单位,共同开展“党建+共建”、“党建+廉建”“党建+安全”“党建+技能”等主题活动,成立党员、青年突击队,带头引领新机场工程各项工作。轨道工程是厦门新机场工程关键线路的首要工程,工期紧,任务重,安全、质量、环保标准要求高。联合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引领作用,组织劳务竞技比赛并设定专项奖金,比质量、比效率、比安全文明,积极落实白加黑、五加二模式,周密组织项目队伍全面推进工程高质量施工。三是党建引领推进物料保障。受疫情影响,生产设备短缺、原材料生产受限等问题尤为突出。联合党支部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召开了多次专题会,通过对年前制定的施工计划进行调整,优化施工组织设计,加大人机料投入,科学谋划,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,力保年度生产任务。截止目前,轨道工程各类机械设备累计投入320台(套),2020年第一季度R1线完成投资额9012万元,轨道34号线完成投资额6263万元。

2020-04-17-09-30-21-GMT-8.jpg

“联合监督”风险防控确保廉洁建设。联合党支部积极推进廉洁施工教育,定期开展廉洁教育培训,与各参建负责人交往过程中,严格遵守党纪法规,不搞权力寻租、不谋取私利、不厚此薄彼,严守交往底线,坚决做到“亲”、“清”,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畅通正负面清单举报渠道,上下联动,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动态,梳理群众关切的问题,立查立改,干部员工共同填写《企业廉洁自律承诺书》,时刻保持自尊、自重、自省、自警的廉洁意识,从思想源头上杜绝违规违纪事件发生。

强化组织领导建章立制,中标后立即建立甲乙双方公司高层间畅通的沟通渠道,机场建设公司采用“中标后会谈,进场前承诺”的管理模式,中标后与中标单位进行约谈,要求中标单位就施工节点目标、项目管理人员到位、机械设备投入、材料品牌管理、安全文明标准化施工、廉洁从业等方面进行承诺,约束中标单位相关行为,在工程推进过程中进行过程监督,督促各方履约考核促进工程有序开展。